書香山丘 青年返鄉再造社區

庭瑜 蕭

, CARE人文關懷

教育是每位孩童應享有的基本權利,但不是每個人的受教資源都是平等的。根據 Teach For Taiwan 的研究,台灣鄉村地區孩童的學習進度落後都市地區兩倍以上。許多鄉鎮的圖書館因經費與人力不足,難以提供孩子穩定的閱讀與學習環境,但在桃園龍潭,有一間書店正在悄悄改變這樣的現況。

 

攝影/呂育禎

 

閱過山丘有機書店創辦人胡佩寰說到,在2018年參加客委會浪漫台三線的計畫,當時盧文鈞老師就是創立有機書店的創辦人,跟盧老師合作把這邊弄成有機書店,讓小朋友可以在這邊閱讀,當然也很歡迎長輩們,因為在這邊,像80歲以上的長者,很多都可能國小、國中畢業而已,過去很少機會接觸到書籍或是報章雜誌,所以在他們的晚年,如果他們的故鄉出現了一間書店,讓他們有一個鄰近自己住家的空間。

原本被閒置的廟宇倉庫,經過整修後成為龍潭唯一的有機書店。從空間設計到活動規劃,胡佩寰都堅持永續與環保的理念,書店內多數家具皆來自二手再利用,她親手修整,讓每一件物品都能在這裡獲得新的生命。

與其他有機書店不一樣的是,閱過山丘不僅以交換書的方式推動閱讀,更以「友善空間」為核心,讓非營利組織、青少年與孩子都能自由使用這個場域。

閱過山丘有機書店創辦人胡佩寰表示書店不賣書,只提供一個空間辦理一些地方的知識學,一些課程文學類,跟茶葉相關的、客家文化、客家米食,就是跟這個地方有關聯性的課程為主。

在閱過山丘,這些書多半來自社區居民與愛書人的熱心捐贈,形成一個溫柔而持續的善循環。

 

攝影/呂育禎

 

閱過山丘有機書店創辦人胡佩寰說到目前書有1萬冊左右,以小朋友的繪本為主,當然也有一些身心靈成長的課本,小說、漫畫都有。很多愛心的民眾,看最近缺什麼書,他就固定會去博客來,或是去獨立書店買了10本、20本,每年固定都會捐一批書來給她。

顧客陳玟伶說這家書店因為鄰近於小學,有時候放學就會帶她的子女胡馨尹來這邊寫功課。這邊有很多的書,來自四面八方捐書者捐的書,所以它的東西會比較多元化,所以胡馨尹的閱讀習慣就是這樣子養成的。這邊的活動規模都會比學校來得再小一點,所以它的深入度會比較深。

顧客胡馨尹說之前有個社區卓越的比賽,就有去導覽,她會介紹給他們看,或是告訴他們這些是什麼,還有這些特色的由來。

 

攝影/呂育禎

 

除了改善偏鄉的閱讀環境,胡佩寰也希望透過書店實踐社會企業的精神,讓善意在社區中循環,成為地方共好的起點。

談起初心,胡佩寰說書店當然是希望它長長久久永續在這裡,因為教育就是根基,如果提供孩童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他們多閱讀,這種社會企業的事情是你越早做,你願意做這種利他的行為,讓很多人可以得到這個善循環來到書店,感覺到溫暖,就是做你能做的,然後做你歡喜的。

淡江新聞 蕭庭瑜 呂育禎 鍾瑞甡 採訪報導

 

延伸閱讀:

慢慢改變一個地方–閱過山丘有機書店 – 桃園地方創生

為故鄉注入閱讀活水,豐富溫暖在地生活

更多報導請看:淡江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