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環保署相關研究統計,台灣每年紙杯使用量高達16億,但卻因為淋膜防水而難以回收,造成環境負擔。由台灣大學生組成的團隊看見環保議題,找出可替代一次性紙杯方案。
創作屬於台灣人的餅乾杯
Salute餅乾杯創辦人黃品恩表示,他們一開始在咖啡廳看到紙杯堆起來的垃圾量很大,思考到底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,後來他們滑到國外餅乾杯的影片,看到有可以吃掉的杯子,覺得這個點子非常有趣,就從保加利亞購買,但實際上吃了之後,發現有點像在咬紙箱或是樹皮,所以他們決定嘗試自己來做餅乾杯。

攝影/馬芷寧
研發歷經重重困難
小小一個餅乾杯實際製作起來卻非常耗時,必須同時具備耐熱、持久且不易軟化的功能,成為團隊一大挑戰。
Salute餅乾杯創辦人黃品恩說明製作上的困難,凡是杯子只要有一點點裂痕,就沒有辦法裝飲料,第二個就是防水,讓杯子可以裝液體不會軟掉,同時保持口感,第三個困難則是耐熱,如果是用可可的塗層,裝熱飲就會開始融化,最後才研發出現在的配方。

攝影/馬芷寧
餅乾杯的誕生
經過半年研發製成的餅乾杯,環保、創新、又好吃。Salute 團隊用蜂蠟與麵糊,打造出能直接吃掉的杯子。這不僅是甜點,而是一個能取代紙杯的新發明。
Salute餅乾杯創辦人黃品恩使用小型的機器,將麵糊調好後放入機器,壓下去,經由等待,調整溫度,出爐之後,再一個個修剪,整個杯子的杯身和杯底都是相同製作方式。蜂蠟的部分則是在內壁塗層會添加的一個原料,它有耐高溫和防水的功效,加上其他比例的配方,一次可以做9個,一批為12分鐘,一個餅乾杯就完成了。
餅乾杯走入消費市場
餅乾杯從市集走進消費市場,大獲民眾好評,團隊希望可以藉由與企業合作,將餅乾杯量產,使環保成為一種新潮流。
民眾A先生與我們分享餅乾杯整體喝起來比意料中的好,因為外殼吃起來脆脆的,也不會太硬,泰國民眾也表示很美味,民眾C先生說其實滿好喝的,跟星巴克賣的價錢也差不多。

攝影/馬芷寧
Salute餅乾杯創辦人黃品恩申請台積電的青年築夢計畫,贊助他們一筆經費去創業,找代工廠合作,讓他們可以批量的去製作,跟不同咖啡廳合作供應。餅乾杯喝完之後可以吃掉,即便有人吃不完直接丟掉,也可以自然分解。他們希望讓環保這件事情變得很可愛,甚至是一種潮流。
雖然目前產量有限,但餅乾杯讓人們重新思考紙杯文化與環境永續的關係。使用食用性餅乾杯,讓喝飲料不只是享受,也能是對環境溫柔的選擇。
淡江新聞 謝宜真 馬芷寧 鄭鈺霈 採訪報導
延伸閱讀:
能裝飲料又好吃餅乾杯真做得出來?台師大Salute團隊宣告研發成功
咖啡不用外帶杯,用餅乾杯! 三名女大生永續小革命 獲台積電築夢計畫
更多報導請看:淡江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