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續旅遊新趨勢

苡榛 吳

, SURROUND環境經營

根據台灣永續旅行協會統計,目前台灣旅遊業者有1間獲得GTS綠色旅遊標章金級認證,有50間以上獲得銀級認證,顯示國內旅遊產業正朝向低碳、環保與友善土地的方向轉型。而此認證的四大監控面向包含,建立永續的發展規劃、促進當地社區社會經濟福祉、支持文化傳承以及減少環境負面影響。

 

攝影/黃紫茵

 

與在地店家合作 創造新商業模式

其中榮獲GTS銀級認證的注腳雙溪工作室,創辦人簡淑慧於2018年返鄉推動在地創生與綠色旅遊,與在地店家合作,重振因人口外流而沒落的雙溪。

注腳雙溪創辦人簡淑慧表示,雙溪在地的商業模式不夠成熟,所以用社會企業的方式來陪伴這些大家有共同理念的人,而把一級產品跟有創意的廚師,或者是烘焙業者做產業上下游的對接串連,這樣合作下來,它的有機友善的產品表現的模式又更多元。

注腳雙溪工作室也推出「DIY南瓜糕」體驗活動,結合食農教育理念,讓旅客在動手製作的過程中認識地方農產,在永續觀光中增添新趣味。

 

攝影/黃紫茵

 

注腳雙溪創辦人簡淑慧說道,南瓜糕不純粹只是南瓜本體,雙溪在9月到隔年的3月都有機會吃到森林裡面的椴木香菇,它也是雙溪的第四寶。讓大家是可以自己體驗自己操作,在這整個過程之中,我們就有機會來說菜。

近期注腳雙溪工作室還推動「綠色好旅人護照」活動,鼓勵旅客自備容器至指定店家消費,不僅減少一次性廢棄物與碳排放,也為商家創造更多收益。簡淑慧表示對旅人而言,他覺得他這一次的綠色旅遊不但是有幫助到在地,也有讓自己的綠行動是受到肯定的。

 

攝影/黃紫茵

 

永續旅遊實踐仍面臨挑戰

即使有許多人願意投入永續旅遊發展,但實際推動上仍面臨諸多挑戰。不少地方缺乏經費與人力,店家都得自行負擔高額成本,即使理念正確,想長期維持也不是一件易事。

淡江大學觀光學系教授莊琇惠建議政府可以透過一些補助獎勵,比如稅賦的減免、行銷的推廣,比方說有拿到這個認證的旅宿業者,可以加入我們政府單位,讓他得以有更多的曝光的機會。

淡江大學觀光學系教授莊琇惠表示,歐美國家早就已經有這樣的意識,他們早就不太提供一次性的備品了,這已經成為全民的一個共識。當台灣的旅宿業者不該再提供一次性的備品,可以看到社會上有一些負面的聲量,就是文化上的差異,需要再多一點的時間落實教育,讓全民有這樣的意識,自然而然的去做這件事情。

永續尚未成為全民意識,在旅遊選擇上,民眾仍以舒適度和便利性為主要考量。這也顯示永續教育與政策機制尚未完善,使地方業者難以長期維持。要讓永續旅遊真正落地,仍需政府、業者與旅人共同努力。

淡江新聞 吳苡榛 黃紫茵 鄭心詠 採訪報導

 

延伸閱讀:

雙溪女兒簡淑慧回家 挖掘在地「綠」寶石

地方亮起來_雙溪地方創生蓬勃發展

更多報導請看:淡江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