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文資保衛戰 馬崗居民不妥協

位於台灣最東邊的聚落馬崗漁村,以海女文化及傳統石屋聚落聞名,海女的工作就是在海蝕平台上刮海菜,收集螺類、貝類及下海採石花,而擁有百年歷史的石屋聚落更是馬崗最珍貴的文化資產。

馬崗居民江芠萍表示,馬崗的石頭屋跟外面的石頭屋都不一樣,馬崗的石頭屋不是叫人家去砌成的,他的石頭是師傅到海邊,撿一個大的就放大的,撿小的就放小的,他的石頭都是大小不一的,師傅就要動腦筋去取,現今這種疊石頭的工匠工法,真的已經失傳了,只是我們政府很少重視他,因此覺得有點可惜。

 

 

建商收購土地 傳統石屋面臨危機

在台灣,百年石屋及海女文化將遭遇危機,因早期在馬崗建屋的居民們未登記土地所有權,漁村的土地隨著開發計畫被建商大舉收購,導致被迫搬離聚落,江芠萍與當地居民成立自救會,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提出申請,希望能留下馬崗漁村的完整樣貌,但經過新北市文資審議大會後,卻以失敗收場。

江芠萍一開始的時候是申請十一號及十二號石屋為古蹟,當時委員去現勘的時候,委員也是認為這裡很漂亮,因此提議要不要申請聚落建築群,石頭屋的聚落建築群,然後居民們才開始往這方面開始努力,當時申請失敗時她更表示說,今天財團如果叫居民遷走,居民沒有這一片海,一樣沒辦法生活,造成現在居民普遍那種無力感漸漸擴大,而馬崗的石頭屋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,認為說為什麼馬崗地區明明可以很好的保存下來,現有的東西為什麼不要,其實只要把他留下來就好。

 

 

審議流程現瑕疵 文化價值遭忽視

當時勘查過的委員意見、公聽會的評估報告都指出馬崗漁村符合登錄基準,但最後在審議大會卻沒有被採用,讓居民開始懷疑文化資產的審議程序問題,而提起訴訟。

身為台灣文資環境守護聯盟成員黃瑞茂提到,馬崗這個提案成案的時候,文化局曾經派一位委員去做過初步的調查,依照委員的意見,應該會朝向文化資產的登錄,而回到文化局委員會的時候,這個委員竟然要被迴避,也就是說,最後這個馬崗是否成為文化資產,是由一群沒有到現場,沒有做一個深刻了解的委員們來決定,因此有關馬崗的文化資產的價值與審議,需要更多人來關注,讓馬崗這個地方,能夠成為台灣重要文化資產的一個場域。

 

 

居民齊心保衛聚落 延續漁村之美

在居民及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的努力下,去年十一月,成功登錄了馬崗十一號及十二號石屋為歷史建築,而今年七月關於審議程序問題,法院宣布馬崗勝訴,目前居民們也在爭取更多石頭屋的登錄計畫。

當時十一號跟十二號石屋會成功登錄是因為正廳和護龍,還有門楣和門臼都保持著古代的建築,而江芠萍也提到馬崗正在靠自己努力,讓遊客可以體驗當地的生活,還有海女帶他們到潮間帶去採集、去導覽,這樣子的一日輕旅遊,馬崗正在往這個方向前進當中,像這一次的石石在在的生活館,就是由民間自己做的,但是可以做成這樣子的成果,江芠萍覺得很安慰,她又說道:「我們大家的共識,就是政府不做,我們自己來做,做給政府看,我們的最終的目標就是要讓大家看到馬崗。」

馬崗居民透過抗爭行動,證明即使是草根人物,也擁有捍衛家鄉的力量,並呼籲民眾關心這項議題的危急性及重要性,繼續幫助更多未被保護的文化資產受到重視。

淡江新聞 張欣鈴 闕苡晴 張舒涵 採訪報導

延伸閱讀:

馬崗漁村臉書

更多報導請看:淡江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