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白拖穿新衣 塑膠回收創新環保製鞋

品妤 陳

, SURROUND環境經營

各式各樣的鞋子塞滿了鞋櫃,看似實用、漂亮,卻是造成環境污染的兇手。根據環保署統計,全球一年至少有一千萬雙鞋子遭到丟棄。針對鞋子只能當一般垃圾丟棄的問題,馳綠製鞋公司與社福團體五角拌共同合作,打造出第一雙廢物再利用的藍白拖。

馳綠22製夢所專案經理林佳錡表示,以往講到製造業就會是一個線性的模式,不外乎就是開發、製造、生產,直到變成一個產品到消費者手上,好像這樣一個模式就沒有了,到底這個商品會流入哪裡,沒有人去關心變成一個垃圾,漸漸的發現說,其實在台灣寶特瓶回收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,我們去研究發現實質利用率上面居然不到一半,所以會希望說藉由現在目前我們隨手可看到的寶特瓶垃圾,不管在陸地上還是在海廢,可以把它做成一個循環,才會做到一個規模化的循環經濟,達到永續的理念。

 

 攝影/蘇庭立

 

打造友善回收場 理解拾荒者困境

位於萬華南機場旁的友善回收場,是由馳綠與五角拌合作成立。他們發現大眾對拾荒者有既定的刻板印象,髒髒臭臭靠著撿破爛維生,一天只換來幾十塊錢,所以五角拌發起體驗活動,讓大家認識回收者,而馳綠以高出市價三倍的金額收購寶特瓶,幫助回收者擁有更多收入。

五角拌共同創辦人陳思妤說,就像我們認識的阿姨像有人就會工作一整天,然後可能早上八點到晚上九點、十點,然後他可能一個月的收入也才五千塊,就是很不敷成本的一個狀況。透過做粉專跟想要透過一些體驗活動,然後讓大家更認識回收者,想要讓大家知道說他們正在面臨怎麼樣的困境,同時也是想要將這些理解轉化成對大眾的倡議。可能大部分人都會覺得,回收者好像是一群很沒有力量的人,在認識他們的過程中,發現他們其實是很仰賴一些經驗累積跟生活上的智慧,然後才可以把這份工作做好的。

 

攝影/蘇庭立

 

百分之百回收材料 創造循環經濟

許多大廠考量製鞋材料的機能與成本問題,大多採用原生材料製鞋。而馳綠為了替環保盡一份心力,研發「全材料」皆能回收再利用的技術,把牡蠣殼加工處理後,與寶特瓶結合在一起,製成草根性十足的藍白拖,從回收中開啟了循環經濟。

林佳錡認為循環經濟就是一定要再被使用、再被製造,希望創造出最大的價值就是向上循環,所以我們這個藍白拖,第一個是代表台灣的印象,第二他是代表說我們整個產業的創新,即使你穿髒了穿壞了我們還是會把他回收再做使用。不僅是解決前端寶特瓶的問題,然後在後端我們也是想到他的歸處,不是說拖鞋你穿完就變成一個垃圾丟棄,那未來我們也是有規劃再把這些鞋子回收,去做再一個循環使用。

馳綠與五角拌友善回收場經過半年的合作,目前已回收了4520個寶特瓶,改製成九百多雙藍白拖,開啟了上游回收商與下游製鞋廠的連結。而回收場材料的溯源與利用,更創新了產業與社會的結合,實現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全新模式。

 

攝影/蘇庭立

 

淡江新聞 蘇庭立 陳品妤 戴碩萱 採訪報導

延伸閱讀:

T客邦:全球第一雙海廢全循環拖鞋 「新國民藍白拖」集資計畫啟動

更多報導請看:淡江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