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老靈魂的甦醒
你知道嗎?在數位科技席捲全球,人人追求高畫質與即時影像的時代,卻有一群人,選擇回頭尋找那些屬於過去的老靈魂——底片相機。而每一台相機的機械快門聲,都曾忠實地記錄著每個時代的故事。
一捲底片的光陰
底片相機誕生於19世紀,曾廣泛用於記錄歷史。自1826年世界上第一張照片誕生以來,攝影技術逐漸發展,底片也從黑白轉變為彩色。進入21世紀後,數位攝影逐步取代了傳統的底片市場。當年發明第一台傻瓜型膠捲相機的柯達公司,最終於2012年申請破產,象徵著底片時代的逐漸沒落。

超過百年的老珍藏
底片店老闆羅森認為,每一台相機背後都有其獨特的意義。儘管這台相機的年份並不算特別久遠,大約是在1890年到1910年之間,它仍具有極高的價值。當時的相機大多採用金屬和木材製作,並且進行厚重的電鍍處理,這使得它們的金屬部分至今依然保持著完好的狀態,幾乎沒有受到時間的侵蝕。
此外,這台相機的皮革部分也展現了當時的精湛工藝。早在100多年前,工匠們就已經能夠將皮革處理得相當精細,將其做得非常完美。羅森認為,這些相機不僅是機械工具,更是工藝與歷史的結晶,每一台都值得被珍藏與讚賞。
底片風潮的回歸
然而,底片攝影至今仍擁有一群愛好者,近年更掀起復古風潮。底片的回歸不僅是一股懷舊趨勢,更是年輕世代對時間、記憶與影像溫度的獨特選擇。
攝影老師黃建亮認為,對年輕人來說,底片攝影可能是一個特別的世界,因為這種方式對這一代人來說是陌生的。隨著數位相機成為基礎攝影工具,許多年輕人習慣了數位攝影的便利,當開始尋求不同的創作時,才會發現曾經有一個叫做底片的攝影世界。對這些人而言,底片不僅是一種技術,更是一個充滿新鮮感和探索意義的領域。
底片相機的魅力與情懷
與現今簡單的數位相機只需轉至模式,按下自動快門即可輕鬆拍照不同,底片相機更像是在拆盲盒,每次按下快門都充滿未知,唯有等待沖洗後,才能揭曉成像結果。

底片愛好者游小姐表示,自己從兩三年前開始接觸攝影,並且逐漸注意到底片攝影這個領域重新興起。出於對懷舊和復古風格的興趣,她開始嘗試使用底片,相信這種方式帶來的獨特魅力。
底片愛好者胡先生認為,使用底片拍攝的感覺與數位攝影截然不同。這是一種情懷,特別是在色調上,底片所呈現的效果是數位相機無法比擬的。畢竟,底片是一種實體介質,而數位照片通常只會在手機上滑動,並不會像底片那樣讓人反覆細細品味。
相機記錄的每個瞬間,既是當下的定格,也是未來的回憶。這些老相機承載了無數歷史,等待著下一段旅程被開啟。底片沖洗出來的照片會隨著時間泛黃,留下歲月的痕跡,這些痕跡正是底片相機的獨特魅力,也讓它顯得獨特而珍貴。
淡江新聞 范瑀庭 高怡萱 採訪報導
延伸閱讀:
【攝影報導】存乎過程形於工藝 底片攝影的慢節奏 – 世新大學小世界
更多報導請看:淡江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