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興台灣黃豆 找回道地的豆漿味

大街小巷販賣豆漿的店多到無法細數,但卻有人堅持願意投入這樣普及的行業,重視的不只是良好的品質,更希望讓台灣人能重新認識黃豆,現在就讓我們帶你去一探究竟。

豆漿是每天活力的來源之一,大街小巷販賣豆漿的店,多到無法細數。位於信義區的這家豆製品專賣店,堅持使用在地的黃豆,將製作的過程採取公開透明的方式。

我們開始了解豆漿,其實是自己喜歡這個產品,然後學習之後,開始接觸一些台灣黃豆的議題,才會發現到,原來市售的豆漿、豆製品,其實有基改黃豆的一些問題,所以我們一開始會去開店,其實是為了從台灣黃豆的一個出發點去思考,去想說怎麼樣讓台灣黃豆能夠帶入我們的生活裡面。

 

引進新型設備 為豆漿品質把關

眼前一杯杯不同色澤的豆漿,暗藏著獨有的特色,為了呈現出每一種黃豆最精華的風味,豆製品專賣店所使用的小型煮漿機,保留了傳統手作豆漿的製作流程,從浸泡、削豆到裝瓶,都絲毫不馬虎。

 

我們引進的設備,它是一種蒸氣的煮漿,跟原來的那種像鍋子直火的煮漿,它有一個最大的差別就是,它豆漿煮起來是不會焦掉的,所以它不需要讓你站在鍋子旁邊一直攪拌,一直去顧那個鍋子。那另外一個就是,因為方式的不同,風味也會有點差異,它的豆漿會喝起來比較甘醇、比較乾淨。

 

小農人力缺乏 本土黃豆難競爭

吳佳霖針對台灣黃豆,做了深入的瞭解。一罐罐大小不同、色澤迥異的黃豆,都是原生自台灣本土,產量稀少,多半為小農生產,因此吳佳霖希望能鼓勵農友,復興台灣黃豆。

我們大量都是要用人工採收,那現在的農村其實最欠缺的就是人力,所以缺少自動化的設備的採收,因為小農它沒有相關的那個品管的設備,所以他豆子出來的品質是雜亂不一的,那另外一個更根本的就是價錢,台灣黃豆它的售價,其實是進口豆好幾倍的價錢,一般的豆漿店幾乎沒有人會用台灣豆,這些事情要怎麼樣被克服,都是台灣黃豆目前面臨的一些困難。

吳佳霖堅持對黃豆的用心,做出一杯好豆漿,保留台灣人記憶中那無法忘懷的味道。

淡江新聞 湯子毅 朱宇清 採訪報導

 

 

延伸閱讀:

其實豆製所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iwanrealsoy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