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的印記 記憶中心喚醒回憶

你還記得上次看到稻田是甚麼時候嗎?隨著時代推進,現代人要看到田地的機會越來越少,台北文創記憶中心今年將主題設定為稻米,希望能匯集土地意識,讓大家找回屬於台灣本土的深刻印記。

 

國人飲食西方化,每人年平均吃米量僅剩三十公斤,加上現代都市寸土寸金,日常生活中看到稻田的機會越來越少,因此現在人跟稻米的連結性也與過往相差甚遠。

現在可能很多人一出生根本就沒看過稻米,所以我會覺得稻米對於人的印象或是影響,反而是從書裡面的那些字句,還有文化去影響說,就是現在當代的每一個人。

 

米的深層記憶 展示農具到文學

而致力於匯集城市印象的記憶中心,今年正把主題設定為稻米,展示關於米的各式農具以及相關文學,甚至搬了一千多株的真實稻子,希望喚醒台灣人對於米的記憶,也讓大眾了解米除了食用之外,還帶有多樣意涵。

主要是那個展場旁邊的,這些應該是稻米的草吧!就是這些聲音是我比較在台北聽不到的,因為我以前在斗六唸書,那斗六就是一片又一片的田,那那個風吹的時候就是現在妳聽到的這個聲音,所以還滿新鮮,令人懷念。

因為記憶中心在講的就是生活裡的小事,是可以識別我們自己的台灣身份,米除了吃以外,其實背後本來就含有就是我們農作文化,去影響到我們有一些比如說:我們要謙遜啊、溫和那些精神,比起實際的米飯,這些東西我覺得是背後所傳達的意義。

 

白色文創 傳統米粒展現質感

而米現在更走入文創世界,透過精緻的包裝結合品牌故事,發揚稻米背後的農業精神,放大價值後的小米粒,突破了傳統限制,成了質感與內容兼具的精緻產品。

我們記憶中心其實在講的一直都是,就是透過傳承文化,然後再去保存文化,再去創造那個文化的精神,那像今年有很多是刊物的部分的合作,所以他們其實是從米的角度去切入,不管是文學,或者是媒體,或是生活的選品等等的,那也有包含比如說今年合作的包裝,就是會有他們會為了尊敬那些農人們的辛苦,所以願意好好的去包裝一個米,這些都是尊重這部分的一環。

台灣米之於台灣人,這樣遍及生活又帶著情感意義的在地食材,或許正是全球化浪潮中能夠同中求異的目標之一,下一次看到米飯的時候,不妨好好感受一下其中蘊含的土地熱情。

 

淡江新聞 郭力誠 袁錦揚 採訪報導

 

 

延伸閱讀:

臺北文創記憶中心 TNH Center 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NHCenter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