簧呼旅人周遊世界 傳承古老音韻

簧呼旅人轟轟是位來自台灣,帶著口簧琴周遊世界的表演者,透過口簧琴的演奏,與世界各地民俗文化進行交流,在教導人們口簧琴演奏方式的同時,還會講述口簧琴的歷史。

 

 

轟轟表示口簧琴其實是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聲音,不管是誰在電視或電影上面,曾經一定都聽過。可是當大家聽到這個聲音的時候,通常都會眼睛為之一亮說:「這個聲音我知道,可是我不知道它可以有這麼多的變化」,所以她想透過這樣子的旅行還有分享,讓更多人再重新看到過去這一段很美的時光,還有聽到這個聲音。

 

民俗音樂象徵物 口簧琴源遠流長

口簧琴存在於各地民俗文化已有上千年之久,具有溝通及表達情緒的功能,演奏者將琴臺置於雙唇之間,撥動另一端可自由震動的簧片,使簧片振動出聲,牽動出口腔共鳴之樂音。

轟轟說:「在台灣,發展得最成熟的口簧琴文化就是賽德克族、泰雅族、那當然還有太魯閣族,他們基本上就會用古調來彈奏,把心裏要說的話放在彈奏的聲音裡面。所以在很多文化裡,他們會拿來追喜歡的女孩子,當作定情物,那有很多女孩子是,會用口簧琴來述說心事,那在台灣也是這樣子的功能。」

 

 

致力於口簧琴推廣 留存傳統音韻

簧呼旅人在進行推廣時,會挑選有口簧琴的國家,參訪當地傳承口簧琴的文化來展開一場「簧民化運動」,希望能重新喚起人們對這項寶貴文化資產的關注,以挽救原先人手一支,卻慢慢消失的口簧琴。

轟轟提到她開始做口簧琴推廣之後,就把這個推廣取了一個名字叫做簧民化運動,因為想要讓所有人都變成吹口簧琴的人,就是簧民。最開始是到中小學去演講,到班級上去分享她到蒙古的故事,隨著她的經驗還有旅行越來越豐富之後開始拜訪很多國家、累積了很多故事,因此就更想要把這些故事講給更多人聽。

 

 

透過每一次的旅程,領悟到各民族如何將音樂與大自然做結合,甚至融於習俗之中,簧呼旅人希望能透過自身的努力,讓更多人認識這項珍貴卻逐漸消逝的樂器,並永久流傳。

淡江新聞 謝忠岳 汪愛亞 採訪報導

 

延伸閱讀:

簧呼旅人官方網站

更多報導請看:淡江新聞